站内搜索

 

信息浏览
让生命以爱的名义延续
2018-9-4   浏览:1516次     上一条  下一条

     

   一场“接力”,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从2016年起,西安交大一附院安排了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常驻安康。

  “目前接受器官捐献的主要是一些危重病人,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便会介入这项工作。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器官捐献起步较晚,大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太认可器官捐献。我们希望通过宣传,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器官协调员吴坤说。

  他向记者讲述了今年刚刚发生的一例器官捐献。

  5月28日,一场爱的接力在安康与西安两地上演,旬阳逝者赵阳(化名)的双肾和肝脏被移植给西安交大一附院的3名患者。

  今年4月初,赵阳在外地打工时突发重疾,经过抢救和治疗,病情依然不容乐观。家属把陷入深度昏迷状态的赵阳接回旬阳,在县医院ICU继续治疗。5月27日,赵阳突然出现呼吸、心脏骤停。虽然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抢救,但赵阳也只是恢复了心跳,脑神经已经处于死亡状态。家属希望可以捐献赵阳的器官,旬阳县医院立即联系了安康市负责器官捐献工作的协调员吴坤。

  家属与器官捐献协调员充分沟通后,详细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捐献流程,同意在患者死亡后捐献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并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器官获取团队当天赶到旬阳。经过仔细评估,赵阳的器官功能符合捐献条件。

  最终,患者的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被取出,并被带回西安交大一附院。次日,赵阳的肾脏和肝脏成功移植给了3名患者,3个人由此获得了新生。

  

  一份承诺,传播正能量

  

  器官捐献逐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记者眼前的这位器官捐献志愿者汪小洁(化名)是一位清秀的姑娘,话未出口,笑容已满面。这个爱笑的女孩子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我是一个乐观、独立、积极向上的人,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爱笑。

  很难把这样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和她联系起来。

  4月4日,汪小洁鼓足勇气,带着两岁半的儿子,怀揣着紧张复杂的心情踏进汉滨区红十字会的大门,签署了志愿者登记表、公民遗体志愿捐献申请表。

  对于捐献器官,汪小洁最初是从电视剧里了解到的:病人需要器官移植,然而故事的结尾大多是满怀希望的患者等到的却是失望。

  从那时候起,汪小洁心里就慢慢有了器官捐献这种想法,为此她还专门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我国每年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捐献移植,而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为3.72。“患者需要捐献者,社会需要捐献者,所以我想在将来的某一天,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把绝望变成希望,用生命延续生命。”她说。同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汪小洁每天面对病患,接触病痛、死亡,对于生命,她这样看:“当一个人不幸死亡时,根据本人和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献给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的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这是一种伟大,这种伟大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社会发展到现在,观念的改变正在以一种缓慢的方式推进,然而中国人认为入土为安,很多人对于捐出自己或者亲属的器官,在感情上很难接受。

  对于这个问题,她认为,应该打破那种传统观念,去了解器官捐献的真正含义。对于不幸离世的器官捐献者来说,他们的生命可以换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延续;对于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来说,他们将重新获生。“器官捐献虽然是以后的事情,但我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的人跟我一起传播这种正能量。”

  与汪小洁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对夫妻。“器官捐献是我多年的心愿,你们一定要帮我实现啊。”说这话的老人,是年近七旬的张师傅,他一再强调:“把器官捐出来,让别人多活十年,等于我多活十年,让别人眼睛能看到,等于我自己看到了。”

  张师傅捐献器官的想法在脑海里酝酿已久,直到一次因脑血管疾病住院,他一再请求医生帮忙想办法,最终联系到汉滨区红十字会。张师傅捐献器官的愿望也得到了妻子坚定的支持。她告诉记者,这个想法是老伴提出来的,她非常赞同,甚至在张师傅自己先填完志愿表时还抱怨为什么没有替她报名。汉滨区红十字会为此专门为居住在安康城区年近七旬的张师傅夫妇颁发了《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证》。

  张师傅说,捐献器官可以救人,捐献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这是为社会做贡献。当得知汉滨区捐献登记率较低时,他表示,愿意站出来协助宣传,让更多人知晓并支持器官捐献。

  

  一种选择,带给社会一抹亮色

  

  据了解,如果想要做一名器官捐献者,公民需要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或已开通试点省份的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自愿申请捐献登记,登记单位将捐献者信息录入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就像一位志愿者说的那样,遗体捐献表格既普通又特殊,因为它是一份责任的声明,它承载着每一位捐献者对于身后的承诺。

  2017年7月,汉滨区红十字会向陕西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申请“2017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2017年9月,项目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审核批准。为整合资源,加大宣传,汉滨区红十字会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与“2017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展开,并于同年10月启动了该项目。

  目前,已有45名意愿捐献者从了解“三献”知识到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书,这其中有红会志愿者、户外运动爱好者,还有普通市民,甚至还出现了三对夫妻共同申请报名捐献的事例,还有一位国际友人参与活动。他们既是捐献志愿者,又是捐献活动的宣传者,他们的“现身说法”感染着众多市民,使广大群众对“三献”意义和红十字精神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在开展好当前工作的同时,汉滨区红十字会将与民政、司法部门联合建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建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生前关爱和家属人文关怀机制,切实提高捐献成功率。

  据了解,我国从2015年全面开启公民器官捐献后,中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长,器官捐献数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5日,中国已经有490223人进行了捐献志愿登记,实现捐献18433例。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为了进一步提高器官捐献在中国公民中的认知度,提高公众的捐献意愿,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共同倡议,从2017年起,每年的6月11日都作为“中国器官捐献日”,以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

  一边是急切等待器官救命的期盼眼神,一边是仍在加大的器官需求缺口。

  器官捐献,曾是一个令人讳莫如深的名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而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去世后捐献器官,可以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延续,而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将获得重生。

上一条  下一条

陕西省红十字会

                主办

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23号
邮编:710018 电话:(029)-86527782 传真:(029)-86515664
Copyright ? 2011-2012 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26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