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信息浏览
夕阳大爱——记一群老人捐赠遗体器官的故事 作者 邹服生
2013-11-26   浏览:3069次     上一条  下一条

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和老伴儿在花园小径散步,这时也正是老俩口儿说私房话的时候。一张口就有说不完的家常话,说七十年的历程故事,说儿女们成长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说,也就谈到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段电视剧的时候。可今晚是咋了,老俩口走了两圈了,老伴儿却一言不发,我瞪了她一眼,却见她满眼的严肃:“老邹,我知道你是急脾气,我想了很久,决定向社区和红十字会申请捐遗体、捐器官,然后将骨灰撒向长江。”我拉着老伴儿,坐在花园的长条椅上,两眼瞪着她,久久不语。

“你为什么有此想法?想好了吗?和孩子们商量了吗?”三问齐发。老伴儿终于笑了,“我和孩子们说了,人家只笑不答。”儿子是长江日报记者,儿媳是武汉二中教师,又都是优秀党员。笑就是支持,实际上让父母自己作主。

“你为什么有这一想法,还想了很久很久。”

老伴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专毕业后,在一所市级重点小学当教师,教坛一生,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就是一名老老实实的“教书匠”。自己也是一所高校教师,中国知识分子的素质还在,我对老伴儿冲破世俗、超凡的决定,充满敬意。

当我听完老伴儿给我诉说理由后,我也决定向她学习,捐献遗体和器官。于是,我们决定:老伴儿在居住地,百步亭花园社区和武汉市红十字会填表申请;我是陕西安康一所高校退休教授,我所在学院有医学专业,急缺遗体标本,因此我将遗体和器官捐给陕西安康红十字会和我所在的院校。

下边就是老伴儿给我诉说一位捐赠者的故事,让人感动不已。

 

一、平凡亦伟大

 

    我们入住百步亭花园社区有十余年时间。退休后,由于儿子儿媳都在武汉工作,我们自然投靠武汉。儿子在武汉几经挑选,选定了百步亭花园居住。这个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社区占地3.5平方公里,居住生活着12万人家。社区硬软件已进入全国一流水平,中共中央七名常委(包括温总理)都先后到社区参观指导,并引来了国内外数以万计朋友前来社区参观。我们一家人选定这个社区居住,感到十分温馨幸福。

    社区内供居民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十分丰富,老伴儿参加了社区的合唱团和太极拳培训班。长年的活动,结交了社区内许多老年朋友,他们都可以谈知心话了。其中,社区一居委会的于丽女士就成了老伴儿的知己。于丽夫妇的故事,就让老伴儿感动不已、潸然泪下。于丽女士夫妇同在一个单位,她是68级初中生,16岁下乡做知青,还做了一年小学老师。1970年返城后,做公司的实验室实验员、公司统计、财务出纳、最后从公司审计岗位退休。在单位里担任过机关工会干部、党支部委员。也下过岗打过工,吃了很多苦,身体也不太好。丈夫李贵阳,194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和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进工厂、下岗再就业等。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弟弟艰难度日。小小年纪拉板车贴补家用。他是66届初中生,下乡锻炼后于1968年从农村返回武汉,在一家公司做混凝土工、翻斗车司机,最后从锅炉工岗位退休,一生都在生产第一线作工人,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2009年退休,退休不久,突发疾病,诊断结果好似晴天霹雳:胃癌晚期。这给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困难。为了挽救老伴,她四处寻医问药,上网查询、四处奔走借外债、还花光了家里一辈子本不多的积蓄。

201010月底,老公去世。老公患病期间,家里的困难,妻子的焦急,老公都看到眼里,临终前向家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死后不要墓地,火化后把骨灰撒到长江,一切为家人着想。

记得是一个秋日的下午,夕阳照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在将丈夫的骨灰火化后,即和亲朋好友数十人来到龙王庙码头,租了一艘游船,举行一个庄重的撒骨灰仪式,费用3600元。随着庄严悲凄的哀乐,当游船行至水流比较缓慢地段时,亲友们都站在船舷边,依次从骨灰盒中抓把骨灰撒向长江。随着滔滔东逝的江水流向大海。亲朋们向东方举手示意,表达了对逝者的眷恋,那浩浩的江水,完成了一个生命的最后归属。仪式完毕,家属在游船上设水果茶点招待亲朋,大家对这种葬仪都表示认可赞许。家属们也随着习习的江风吹拂,散去了连日的疲劳,了却了对逝者的心愿。这种丧葬方式不但经济而且环保,形式庄重大方,应该大力提倡。

处理好丈夫后事,于丽冷静思索了许多天,在丈夫患病日子里,得到了单位和亲朋们多方帮助,如何回报大家回报社会——自己只是一名普通职工。思来想去,加之丈夫坚持环保葬,移风易俗的精神所感染,自己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自己的遗体和器官捐献给社会。避免繁琐的安葬仪式,不收花圈,不放鞭炮,不烧纸钱,决不扰民。后来和家人反复商量同意了她的决定,随即去武汉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捐遗体后的两年中,市红十字会不光给送来了健身资料,还让她去武汉市北湖慈铭体检中心(这是一所贵宾式体检中心)作大型检查。

在她捐赠遗体已经两年中,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不光定期参加和老友们联谊的各种活动,自己的身体素质大有好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自己职业特点,已经掌握了电脑网络技能,有幸在网上参加了《中国老三届网络大学》,不计报酬,讲课,写教程。由于自己积极参与,又乐于奉献,现担任该大学的副校长,经常和来自全国的学员们交流,只要按键“山东·桑田”一切都在其中。

“老邹,我也要向于丽夫妇学习,捐献遗体。”老伴儿说完于丽夫妇的故事后,还递给我一个U盘:“这是小于转给你的U盘,让你仔细看看。”当晚,我打开电脑,三位伟人最后奉献的崇高境界打动了我,我对老伴儿说:“向你学习,我也捐了。”

 

二、三位伟人生命终点的奉献

 

    看完于丽女士转来的U盘:三位伟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崇高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197618日,周总理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了,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首都人民不顾一月的严寒,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的灵车,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一幕。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发参与人数最多的悼念活动。

当听说周总理的骨灰要撒向祖国江河大地,中国老百姓无法理解将发生的事,他们都希望能把总理骨灰留下,以便将来有个悼念的地方。周总理的遗嘱,于112日经党中央批准撒向祖国江河大地。

有些人不同意,邓颖超大姐劝说:“你们要认识到这是十几年前我们共同约定并相互保证的事。由土葬到火葬是一场革命;由火化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而撒掉又是一场革命,这是恩来和我的一次彻底革命啊!这一场革命也是同几十年来以来的传统习惯决裂。如果选好了地方,开完追悼会不要惊动任何人,一切从简,夜里我带你们少数同志去撒骨灰。”

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也降半旗致哀。有的国家驻联合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降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国家的不能?”联合国秘书长回答:“你们中间任何人只要作到了以下三点,我就给你们降半旗。1、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2、死后无一儿一女;3、不留骨灰。

邓颖超大姐在十多年后去世,骨灰也撒向江河大地。

刘少奇同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的冤案震惊中外,他不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中共中央决定为他平反后,他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即向中共中央转达了刘少奇同志的多年宿愿:刘少奇同志生前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他去世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向大海。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和他的亲属尊重他的遗愿。中共中央书记处将撒骨灰的任务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执行。1980519日,刘少奇的骨灰在治丧委员会代表和家属的护送下由北京乘专机运抵青岛军港。众多的人民群众和解放军官兵聚集在青岛码头,为一代伟人作最后的送别,中午将骨灰撒向黄海海域。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去世后,骨灰也撒向大海。

1997215日,邓小平夫人卓琳同志写信给江泽民同志,转告了邓小平同志的遗嘱,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眼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里。

 

三、一群老人深层次革命在社区悄然进行……

 

    于丽夫妇系百步亭社区一居委会居民,这对夫妇是中华大地上十分平凡的百姓,而他们冲破陋俗的大无畏的品质,在百步亭社区这块热土上熠熠闪光。笔者只是一名报告文学作者,锐敏的嗅觉,感到这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报告文学课题。当笔者将此课题向社区延研会朱代宪会长和百步亭社区党委领导反映后,他们热情支持我撰写好这个课题,并推荐出百步亭社区各居委会中,涌现的许多捐赠遗体器官的感人事迹,还鼓励我深入到社区居民中作更深入采访。

听说捐献遗体、器官,这一工作由全国红十字会主管。一个夏日清晨,笔者采访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和安康市红十字红。两家红十字会同志热情接待我,并给我提供了大量资料。一席采访,他们深情的谈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将爱留在人间,传递生命,奉献社会,造福后代,将珍贵的生命礼物送给亲人。这是他们谈话的主题。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更为宝贵。然而,遗体,器官,组织的捐献者却战胜了短暂和仅有一次,人的生命可以终结,可捐献者却延续了生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这种捐献就是在自己离开时默默地送给其他人一份礼物,一份厚重的生命礼物。

自愿捐献遗体,器官,组织的高尚行动,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了基石,使一些渴望获得新生,光明的人成为可能,同时为捐献者的生命延续获得新的载体,体现生命传递的非凡能力。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因捐献者善举而弘扬,人类生命的传承和旅途因而更添光辉。

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如同无偿献血一样,是奉献爱心的重要体现,是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义举,同时还能大力推进我国医学科学水平。由于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当今社会遗体,器官,组织捐献仍是一个避讳的话题,这项工作仍步履艰难,以致造成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学,器官移植,组织修复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生命健康的严重滞后。

一方面由于捐献的人体器官组织严重不足,使得大批需要器官移植才能康复,复明和延续生命的各类患者,无奈地失去了康复和生存的希望;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人们没能及时捐献遗体,器官,组织而造成了巨大的人体资源浪费。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相聚在同一个时空,生息在同一片土地,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缘分,让我们相会在红十字会的明媚阳光中,在捐献书上如同安放心灵一般签下自己的名字,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对自己来说,已经过期而对别人来说期待开始的生命礼物吧。爱留人间,传递生命,您做到了。

仅以武汉市为例,该市每年需求千具遗体做科学研究之用,近12年遗体捐献仅500多例,尽管公众对遗体捐赠的观念在发生转变,但是在旧传统观念影响下,还是很少有家属愿捐献亲人的遗体,甚至很多已申请捐献遗体,却因家属反对而临时变掛。武汉市红十字会中心主任骆刚强说: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院、设在中南民族大学的中国人脑库中心、市第三医院、普爱医院、爱尔眼科医院、同济医院眼角膜库等大型医疗机构,都对遗体、器官、人体组织有极大需求。例如:中国人脑库中心每年需要约500具遗体用于研究。武汉市第三医院每年需要30万平方厘米移植所用于皮肤。我们从国内最大的人脑库,位于武汉中南民族大学中国人脑库获悉,这个中心成立五年收集了1200多个人脑,用于对老年痴呆,长寿基因、抑郁、自闭症等多种脑科学研究,目前最缺的是80岁以上老人遗体的大脑样本,期盼高龄老人去世后捐献大脑,对于低幼儿脑体也十分奇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年仅有1-2例。

当笔者在百步亭社区中,通过对一位一位老年居民的采访时,被感人的故事激励着……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笔者应邀参观了百步亭花园社区会所中心举办的《老年摄影志愿者摄影展》。人流络绎不绝,一群人围在一幅大幅摄影展品前,激动不已,原来是温家宝总理来百步亭社区与居民亲切交谈的照片,温总理笑容十分亲切,笔者想起这幅摄影作品曾在全国各地报刊刊载过,作者邓涛,何许人?笔者带着疑问采访百步亭社区老年大学校长徐志刚同志。通过采访,展现在笔者面前,近距离拍摄温总理形象的摄影大师,却是社区里一位优秀党员,一位退休的年已八十余岁优秀科普工作者,社区老年大学摄影班老师邓涛同志。

邓老搞了一辈子科普工作,退休后搬进百步亭社区二居委会后,虽然年过七旬,但身体硬朗,一手摄影技术,总想为大家做些什么,先是为亲朋和居民拍照片,到了2005年他在社区办了个名为“求索”摄影沙龙,自己掏钱租房,组织20多名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技术,不收任何报酬,后来被社区老年大学发现了,干脆请邓老来老年大学,由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办起摄影班,由邓老主持授课,他自己买来笔记本电脑,认真备课,学校又配备高级投影仪,通过一段教学后,在老年大学支持下,成立“老年摄影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在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中,队员们都摄下了居民们的音容笑貌。学员们在邓老带领下拍下了数以千计的摄影作品,有的优秀作品还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特别是在社区会所中心举办的《百步亭志愿者风采》、《托起明天的太阳—少子图》、《老年摄影志愿者摄影展》以及《百步亭笑声》摄影展。展品中,不光纪录下社区风景如画的美景,老人晨练舞姿,纪录下志愿者服务的足迹,在《百步亭笑声》专栏里,描绘了社区孩子们“花在孩子脸上开”,老人们“曲从老人心中唱”精彩画面。几年来老年大学几十名学员在邓老带领下,在社区拍摄下许多优秀作品,透过作品中一张张笑脸,都展现在作品中,还有百步亭社区绿树成荫,水榭阁亭,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优美风景,摄影队员们通过作品向世人展示并揭开了百步亭社区这块座落在武汉后湖地区神奇土地的面纱。邓涛和他的摄影班学员功不可没。

20107月邓老检查出肝癌,他的亲人、班上学员,老年大学徐校长为之震惊,立即将邓老送进医院抢救,毕竟邓老已是八十岁老人,邓老搞了一辈子科普工作,是一名唯物主义者。他知道自己病情,可能在世不会太长,反倒安慰起老伴儿和亲人,以及常来医院看望他的学员和徐校长。

徐校长来医院看他时,邓老说:“我身体还行,每周三次课不能停。”到了9月社区在举行迎中秋国庆活动时,他还从医院回到社区与学员们一起拍照,11月又带领学员到大悟采风,拍下了许多优秀作品,进入2011年初,徐校长听说他病情恶化,去医院看望他时,邓老却将自己在病床上整理一套摄影讲课讲稿送给徐校长,还递给一张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春意归,人空瘦,泪痕红叶绞绡秀。桃花落,今非昨,豪情犹在,宏图在握,酌、酌、酌。”

徐志刚校长握着讲稿,读完邓老写的诗,泪水满面,他站起来面对这位倔强慈祥,而又忠诚于自己事业的老党员,深深地鞠躬。在生命的最后,邓老拉着老伴手:“老伴儿啊,你跟我受了一辈子苦,我谢你了。”

他把老伴儿的手握得更紧了:“最后求你一件事,我走后咱们决不扰民,不放鞭,不放哀乐,不收花圈,不烧一张纸钱,不燃一柱香,火化后骨灰撒长江,你让我静静地去吧。”夫人贺老师已是满面泪痕,握紧老邓手,深深地点点头。

2011323日凌晨,邓老辞世了。邓老的老伴儿贺老师和儿子亲友,尊重邓老的“六不”遗嘱,将骨灰送上游船,亲朋、摄影班学员、社区的领导,依次站在船舷,将骨灰撒向滚滚东去的江水之中。

接着,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和学员们一起,在徐徐的江风中,召开了邓老追思会,会上,大家发言,回顾了邓老一生,缅怀着邓老崇高的品德,邓老一生对高尚精神的追求,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铭记在心。他对真善美的追求,留下了辉煌,他把奉献作为座右铭,他善良宽厚,豁达开朗,他始终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他对待人生淡定、坦然,他谦虚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生,邓老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大家。

老年摄影班学员王希江先生为邓老写了一幅挽联:

“欲闻教诲杳无声,行摄遇疑与谁说。”表达了全体学员的心声。

笔者在社区二居委会采访了一位普通居民,她在临终前捐器官的事迹,让人感概不已。她居住在二居委会201栋担任楼栋长,是一名热心的志愿者,她是一名下岗职工,家境十分困难,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感到生活无望。二居委会党支部得知情况,先是上门看望,又送了困难补助,接着又向上级申请了医疗补贴,将她送至医院抢救。社区领导茅永红、王波同志多次前往看望,送去捐赠,并对居委会干部说:“像孙翠云这样热心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是我们百步亭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她,这是我们党委的责任。”

社区居民也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并送去捐赠的钱物。社区的领导和干部的关照,居民们姐妹情意,孙翠云受到极大安慰和温暖。她思绪万千,如何回报社会,回报亲朋们的关爱,她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她是一名党员,她在党的十七大前夕,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是一名下岗职工,现在又身患绝症,感到格外不幸,但我居住在百步亭社区又是幸运的,是百步亭社区的领导和志愿者给了我无私帮助和生活的勇气。但是,我现在已无法为居民服务了,唯有用捐献眼角膜来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我要将这份爱继续传承。”

当市红十字会同意她捐眼角膜后,她对女儿说:“从今天起,再也不看电视,只听听声音就行了,好好地保护眼睛,把自己最健康的眼角膜献给最需要的人。”

临终前,孙翠云还做了两件事:她听说一位家境贫困小朋友汪晨晨,患白血病缺钱治疗时,她主动将自己省下的3400元捐给这位同学。听到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她又向灾区交500元“特殊党费”,以表自己的爱心。

百步亭社区一位普通居民,党员,临终前移风易俗捐献器官的爱心,在这块热土上永远传承。

当笔者就捐赠遗体课题,在社区二居委会采访时,居委会书记梅芳同志和社区延研会主任朱代宪同志,他们不谋而合,向我介绍社区两位年近八旬的老革命。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不已。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笔者在二居委会D区采访宋全友同志,他虽年近八旬,但谈吐自如,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当提及捐献遗体时,他满脸的严肃:“想起六十年前抗美援朝岁月,我家乡同村的,报名上前线的农村青年有18名,战争结束,返回家乡时仅剩我一人,想起战友们为了保家卫国,将热血洒在异国,今天我已八十高龄,一定要站好人生的最后一班岗,把身体献给社会,献给人民。”

宋老深情地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经历——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帝国主义妄图以朝鲜为跳板,把战火引向中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赴朝鲜参战。当时我是一名年满18岁的农村青年。19514月正在治淮大堤工地上,随即报名参军,我们部队在丹东经过训练,于1026日越过鸭绿江奔赴前线。进入朝鲜后,就遭遇敌机狂轰乱炸。为了避开敌人的轰炸,我们部队采取夜晚行军。当时已进入十月,温度已经零下,狂风暴雨,寒气逼人,沿途的民房已被炸成一片废墟。通过了二十多天艰难的急行军,终于到达前线,参加了战斗。

1952年初,我们部队进驻武圣山316.6阵地,参加了上甘岭战役。我们的阵地,位于上甘岭右侧,是交通要道,我们的任务是坚守阵地,严防敌人增援。当19521014日上午上甘岭战役全面打响,敌人先是用远炮对我军阵地狂轰乱炸。为了减少伤亡,坚守阵地,阻击敌人,我们就在阵地上挖战壕,掘山洞,监视敌情。当敌人靠近时,就突然出击,开展阻击战,肉搏战,压住敌人的气焰,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上甘岭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敌人企图用炮弹压住我们,我们则以近战肉搏战回击。在一次战斗中,战火十分激烈,我握紧扳机等待出击。“轰”的一声巨响,我感到大地一震,随即倒下,觉得浑身被巨石压住,过了一会儿,炮声停了,我听到战友在叫我的名字,当战友将我扶起,发现我被一堆碎石压住,满面流血。我班一位四川籍的战友,被炮弹炸成了十几块,战友们忍着悲痛,用被单将尸体包好埋在阵地。我连三班是一个老模范班,在镇守平康口子阵地战斗中,一个班11名战士,除1人受伤,其余全部牺牲。

上甘岭战役打得十分激烈、残酷。坑道战、拉锯战,整整打了43天,由于物资供应困难,战士们吃树皮、喝凉水,为了保家卫国,战士们坚持战斗,舍身炸敌人碉堡,前赴后继。有时一个连队打的只剩下十几个人。也决不退缩。我们乡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共18人,最后仅留下我一人回国。几十年来,每当我一想起无数战友,为了保家卫国将热血抛洒在朝鲜战场上,我就倍感责任重大,浑身充满力量。为了使祖国繁荣富强,建立起和谐社会。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献给党,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就把遗体,器官捐了。

我们在采访社区原延研会八十多岁的老会长王汉平同志时,问及到捐献遗体时,他却表现得很坦然:“我从年轻时就受到党的培养,投身到科技工作,并搞了一辈子。早年加入共产党后,我就是一名唯物主义者,我一直认为生命,因短暂和仅一次而显得珍贵,人的生命可以终结,但因捐献者捐献器官而延续了生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延伸,获得了永恒。这种捐献精神得以升华,也体现出生命传递的非凡能力。使人类生命传承更添光辉。”王老的妻子于2012124日因病去世,已将遗体、器官全部捐献。

在市红十字会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目前主动捐献遗体器官的,主要还是在老知识分子、老干部群体中。可笔者在百步亭社区悦秀苑采访时,有一对夫妇丈夫原是出租司机,曾在1996年开出租车时,面对持枪歹徒,临危不惧,见义勇为,协助公安机关民警将持枪抢劫罪犯抓获,从而荣立二等功,受到嘉奖。妻子是社区保洁工,有一个女儿是社区专干,家里还吃过低保,后经组织关照,搬进悦秀苑廉租房,又给女儿安排社区专干工作。出于对社会的回报,经夫妇和女儿反复协商,于2010617日主动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登记表”手续。还有一为罗立志先生,他和妻子是原武汉皮革工业公司的退休职工,后搬进悦秀苑,在学习市红十字会有关宣传资料后,深受感动,就和妻子、女儿商量捐献遗体的事,家人说商量商量,后来在一次去医院看病检查身体时,查出是肝癌,立即住院,病情恶化后,随即向家人提出最后的遗愿——捐献遗体。家人立即向市红十字会申请,并予批准。笔者在采访这些善良、厚道的百步亭居民,说起来并无多少离奇的故事,然而他们这种冲破传统陋俗,崇高品德,在百步亭这块热土上熠熠生辉,感人肺腑。

 

四、向世俗开战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充满着辉煌,但也浸透了辛酸。我们的民族就是一条古老而沉重的航船。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在长江、黄河这条古航道中推波助澜,把这条航船牵引进现代化的世纪,并且向21世纪的明天激流涌进。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有太多的忌讳,使我们自己给自己戴上镣铐。更大的伤害来自于社会,来自植于我们古老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尊老敬老的悠久历史,然而这一优秀的传统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古时候就有老人进入老年,就被后人放进深山老林,推进江河湖海走向死亡的传说。春秋时,就有过杀老、弃老的习俗。凡是年满60岁的老人,一律都要处死、活埋或被抛弃在荒郊野外,任其冻死、饿死,把这种方式称为“花甲葬”。还制定成法律法规:老人到了六十岁就必须由自己子女动手处死。

有一位大臣与父亲的关系非常亲近,不忍心杀掉已经到了处死年龄的父亲,就冒着生命危险将父亲藏在夹墙中。有一天父亲发现他送饭时愁眉苦脸,就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儿子说了实话:原来西方某国想挑起事端,派人送来一头比牛还大的怪物,限期让皇上猜是何物?满朝文武无人能替皇上解忧,皇上大怒,让大臣轮流猜,猜不出就斩首。朝中大臣接连被杀,眼看就轮到他了,父亲告诉儿子:“西鼠大如牛。”是一头老鼠而已。

第二天,大臣按父亲指点,袖筒里藏一只猫。果然猫一叫,怪物应声而逃。大臣为皇上争得面子,保全了国家。皇上得知是老人帮助才解决问题时,觉得老人很有用处,不仅免了大臣死罪,而且下令取消了杀老的法令。

到了孔子时期,他老人家提出“父慈子孝”的祖训,并一生立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父母在不远游”“尊老爱幼”等家庭伦理观念。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人传统养老方式。中国传统中,家的观念根深蒂固。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就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尊老敬老也一直视为优良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已有规定:七十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税,八十岁以上老人免二人赋税,九十岁老人免全家赋税。汉文帝明令: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一定量大米、酒和肉。凡孝子亲者人皍五匹。唐朝、宋朝、元朝规定:男七十岁、女七十五岁以上者,配给一子服侍。明朝提出:“尊高年,设里正,优致仕。”清朝大办“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宴请全国七十岁以上老人2417人。后来雍正、乾隆两朝也举办过类似的“千叟宴”。

从历史上看,传统的“孝道”与宗法社会相配套,慈顺代替了法律控制,孝悌代替了社会保障,维系着宗法血缘社会内在结构。但在现代市场经济面前却不堪一击,转眼就被打破了,传统的道德理念也就无法延续下去。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养儿就像赌博一样,搞不好就满盘皆输。我国已进入一个经济转轨、道德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而我们的社会养老制度新的框架尚未建立。失望,迷茫充斥着中国社会。养老作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实际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孝道”,在中国人眼里,还停留在对自己老人如何“丧葬”上,认为“厚葬”就算尽了“孝”。而中华民族的丧葬的历史来看,几千年走过一条漫长的荆棘之路:从“花甲葬”、土葬、火葬、捐赠遗体器官到骨灰撒向江河湖海,一路走来,十分艰难。当现今历史进入市场经济,又受到传统“官本位”陋俗的裹夹,使移风易俗冲破丧葬陋俗,进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先从千百年来,中国人丧葬的陋俗说起。老人年迈,晚辈即着手备办“寿料”(棺材),也有老者自筹。一柏,二松,三楸,四杂木,以棺材结构的用料粗细多少分“四块瓦”,“八仙”,“十圆”,“十二头”,“十六头”等。给“寿料”上漆叫“收厢”,亲友祝贺,喜其成而祝其不用。寿衣讲究上七下四或上四下三,穿单不穿双。

老人垂危,要烧纸轿或纸轿夫。断气后则烧“倒头纸”,立即用黄表纸贴门神,给死者理发,沐浴,整好衣服,抬在草垫上,脸蒙纸称“盖脸纸”,手提“打狗饼”,旁放熟面一碗,用筷子挑起,谓之“过桥面”。子女向亲友,邻里报丧,富者发讣告信。入殓以后,等至亲到齐,后者一睹死者遗容,盖棺时,子女及亲属围棺哭泣,与遗体告别,禁忌泪水滴入棺内,然后封棺糊口。

葬无定期。贫者棺薄葬速,七日内上山。富者棺厚葬迟,最多有停放三年者,一般在七日内,三天(或五天或七天)开吊。灵堂布置:男死曰“当大事”,女死曰“音容宛在”。两旁对联多为“日落西山常见面,水流东海不回头”。供桌上放置灵牌,挂亡者影像。男孝子戴麻冠,穿孝袍,腰系草绳,足穿白布蒙孝鞋,出殡时穿草鞋;女孝子缠孝帕,穿孝衫,围孝裾,穿白鞋,发鬓边吊白棉球。对吊唁者皆发白孝帽,以表示哀悼。孝子拿竹棍上缠纸花的“哭丧棒”。悼念者来吊唁,孝子在灵旁跪哭,给吊着还礼。开吊日,备酒席宴请吊客,门口设乐队。来吊者持送的奠礼有火纸,幛幔,供献等。也有做大型纸扎,多以竹篾编制骨架,上糊彩色纸,扎成人形,有四大金刚,开路将军,显道神;兽形有青狮,白象;花卉有梅,兰,菊,竹等;还有金山,银山,金斗,银斗。夜间围坐唱戏,不化妆唱“万子”唱孝歌,直至天明。夜半将棺木抬起,垫高,以备天明出殡,叫做“升灵”。富者在开吊日请有礼宾,举行葬礼,请僧道诵经超度亡灵。

葬地及出殡日期,由阴阳先生按八卦选定,出殡时由长子或重孙跪灵前打“窖纸盆”然后起灵,再打“开路碗”男孝子在灵前拉纤,女孝子在后坐轿送灵。灵前鼓乐,纸扎,和尚,道士。灵前用双木杠捆扎,盖棺罩,木杠上装龙头龙尾,用36人,或28人,24人,16人抬灵,灵旁奏哀乐,灵后几乘或十几乘轿子抬女孝子。第一乘用花轿,由晚辈中主要人抱灵牌坐其中,其他亲友戴孝送灵。沿途撒纸钱,路口放鞭炮,吹吹打打送灵上山。在中途,女孝子及亲友转回,男孝子跟灵上山整墓地下葬,以五谷撒棺盖,阴阳先生按罗盘定位,壅土葬埋。次日,孝子到送葬者各家叩头“谢孝”。三日后圆坟,丧葬结束。如果幼丧,称“少年亡”,父母尚在则速葬,不举行仪式。

丧葬结束后,后代对死者守孝三年,家中供一木主,每日三餐供饭。守孝年份,逢年不贴红对联,第一年不贴,第二年贴黄色纸或蓝色纸,第三年贴粉红色纸,楹联多写“守孝不知红日近,思亲惟望白云飞”。且不看戏,不饮酒作乐,孝子剃发时耳后留一撮不剃。官员要“丁优”三年,三年满后送灵卸孝,一切如常。

民国年间,丧葬逐渐简化,不“丁优”不守孝。建国后,提倡丧事简办,破除迷信。城乡办丧,搭灵棚守灵,唱“万子”或孝歌。治葬时放鞭炮,送花圈,挽幛,三天内举行追悼会,届时参加追悼会者佩戴白花,带黑纱,由死者所在单位主持,奏哀乐,致悼词,向遗体告别,然后送葬。送葬仪式极为严格,杠人一声喊,黑黢黢的棺木离地,孝眷两队分开,乱嚷嚷的哀号动天。打路鬼眉狰狞,机发处手舞足蹈,显道神头脑颛顸,车行时衣动带飘。……一百个僧,披袈裟,拍动那金铙铜钹,声震天地。五十双道,穿羽衣,吹起苇管竹笙,响遏云霄。纸糊的八洞仙,这个背宝剑,那个敲渔鼓,竟有些仙风道骨。帛捏的小美人,这个执茶柱,那个捧酒盘,的确是桃面柳眉。马上衙狱,执宝刀,挎雕弓,乍看时,并不知镶嵌是纸刀,杠上头夫,抬金箱,抬银柜,方晓得髭髯非真。五十对彩伞,满缀着闺阁奇巧。十二幅挽联,尽写着缙绅衷言。两张书案,琴棋书画摆就了长卷短袖。一攒阴宅,楼阁厅房画定的四户大窗。鹿马羊鹤,色色都像。车马有舆,件件具新。香案食桌,陈色俱遵《家礼》,方弼方相,戈盾皆准《周官》。三枪银顶伞,罩定了神主宗祊。十丈大布帏,遮尽那送葬内人。沿街上路祭彩棚,阻道供桌,拥拥挤挤,好不热闹。

笔者在一个地级市采访时,采访到一位企业家埋葬父亲的过程:父亲老病而逝,灵柩在公司停了三天,悼念仪式庄严而豪华,不光亲朋,公司员工前往悼念,就是省、市、县、镇各级也派人送来花圈,幛帘数以百计。公司摆放不下,公司所在一条小街两旁也放满了。光收礼桌摆了三张,送礼宾客络绎不绝。又在风景区买了硕大墓地,修建父母合葬墓地。送葬那天,近三十辆大小车辆,数以百计花圈,各色祭品。送葬车辆浩浩荡荡,绕城一圈,大街车辆让道而行,送葬车辆一直送往墓地。新时期一位富人的葬礼,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这座城市大街两旁的百姓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上个世纪七十年末,国务院在全国推行土葬改为火葬,但农村仍沿用土葬。

历史进入今天,由人们对于“厚今薄葬”“薄今厚葬”,伦理从中央到地方,从百姓到职工,再到政府官员,对于丧葬习俗改革,以及捐献遗体器官的重大社会意义,缺乏充分认识,使这一改革的推进举步艰难。

先从最近老人们议论纷纷的一份由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红头文件”说起。这份中央级“红头文件”于20111115日下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文号“民发【2011192号”。这份“红头文件”的本意是好的——关注老人,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同志的关怀。但老人们读了文件却议论纷纷:“三部领导,制定文件人员无知,不懂老人心思,是一种瞎折腾,瞎指挥的行为。”

为什么一份好心好意的红头文件却遭到老人非议?关键是文件规定将老人去世后抚恤金,由原来发20个月工资提高到40个月工资,净增好几万元。老人们说:“我都上了天国,你多发给我几万元有啥用?我活着的时候,你们干啥去了!”三部委的领导“一份好心,却被老人们当作驴肝肺了。”

我们曾经用一场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却忘记了用另一场革命剪断千百年来封建闭塞的脐带,摆脱保守、愚昧、落后、无知的四大灾难。伤痕犹在的无数经验教训说明了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最大的敌人原来是我们自己。

前不久,笔者在一个市级的烈士陵园调查,在一张入烈士陵园墓地的登记表上看到:入烈士陵园墓地的条件是——1、革命烈士;2、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3、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4、离休干部;5、受省级以上表彰人员。审批程序是:1、在陵园管理所领取表格并如实填写,由管理所按照上述条件审核把关;2、所长审核并签字盖章;3、交县民政局审批盖章。

这座市级陵园座落在这座城市郊区山梁上。这里原来是一所优美景区,树木葱笼,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一座山梁被数以千计的墓地覆盖了一大半。这所陵园定名为“烈士陵园”,有高大耸立的烈士纪念碑,碑旁有庄严的纪念堂和纪念亭,有两幅对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先烈英魂永存世册;另一副是:汉水长歌颂先烈建殊勋永垂青史   金州求富唤后辈宏图告慰英灵。对联让人肃目起敬。每到清明节或重大节日都有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举着花圈前往悼念,忆苦思甜,继承先烈遗志。

参观完陵园内数以千计陵墓,让人十分不解的是,整个墓地有数以千计坟墓地,说是烈士陵园,实际上从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这座城市而牺牲烈士以及至今近七十年历史中,该烈士陵墓中属烈士墓地的只有208座,其中解放战争烈士67座,铁道兵烈士102座,为战胜灾害而牺牲39座。其余一千多座坟地为解放后六十多年,去世的各级官员的坟地。墓地中占地最大的坟地有三座,墓地面积约有篮球场大小。一位是省级官员,一位是将军,一位是地委书记。令人诧异的是,这位省级官员还健在。墓碑用红字标记,去世的夫人系省级机关干部,用黑字标记;这位将军只是衣冠冢(因为这位将军曾为解放这座城市战斗过)。在他的家乡也修建了另一座墓地;这位地委书记的墓地的墓碑上,用黑字标记自己的名字,用红字标记着健在夫人的名字。

这座陵园墓地大小,完全按官职大小决定墓地大小。团县级官员每座占墓地约近百平方米,夫妇双方一方健在,也都用黑、红字标记。碑文则记录下一生丰功伟绩,末尾附名则标记下直属子女、侄男侄女和姨姑表舅等。这是笔者想起了《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之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之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历史的轮回如此相同,陵园成了人生终点的一个权力竞技场,让人深思。

这使笔者想起,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把父辈和自己的葬丧看的十分重要,以此作为家族,朝代传宗接代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父辈及自己的陵墓的修建十分豪华,不惜花巨资修建,从而给当今的文物考古挖掘留下了辉煌。仅以北京和台北两地故宫的珍藏,都给中华民族的儿女留下丰富的宝藏,也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现以两千多年前现存的西安兵马俑为例: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现已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兵马俑坑规模宏大,三个坑共约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近八千件,木制战车一百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12000平方米,有俑六千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是前者一半,有俑马千余件;三号坑只有5百余平方米,内有武俑68个。根据考古判断,这几座葬坑象征着秦始皇生前宿卫军守卫者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其中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这是世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令人感到强烈震撼。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待发之势,令人联想到当年秦始皇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的声威。兵马俑通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炼,每个陶俑的脸型,发型,体态,神情各异,陶俑,陶马原本都是彩绘,由于后来的火烧和浸泡,大都剥落变色。坑内出土的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器,虽然埋地下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冶金史上的奇迹。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期间230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子,一位太监。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小河曲折蜿蜒,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陵区占地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王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为“世界上保护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旅游景区。

这使笔者还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间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更让人震惊的是,笔者通过对一座城市几处陵园调查,陵园建设已成为一件利润十分丰厚的产业:烈士陵园普通型墓地约三平方米,立一座合成材料制作墓碑,要价26800元,实际成本也就三千元,净赚两万多元。我们还采访一家XXX生态陵园有限公司,最高墓地价格83800元,最低也近万元。中华民族的陋俗,就是在各种利益集团推波助澜下,丧葬习俗改革举步艰难。

2011年国庆前夕,武汉市委一位负责同志,来百步亭社区二居委会调研社区工作时,听到居委会书记梅芳同志汇报到社区居民老党员邓涛,王汉平,孙翠云,特别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宋全友同志等,向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的事迹后,十分激动:“百步亭社区老人捐献遗体,器官的事迹了不起,这是典型的移风易俗崇高品德的体现。老党员们把一生献给祖国,献给党的事业,临终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不光在武汉在全国也是典型的,应该好好宣传。”

百步亭社区党委和管委会非常重视老年工作,明确提出社区老年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百岁老人社区为抓手,以提高老年朋友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其指导思想。为具体抓好老年工作,社区党委以两方面具体落实:即“活着的,活得快乐;走了的,走得安详。”

    社区领导通过多年的调研,社区老年人,进入老年后,“病不起,死不起。”社区老年居民一旦去世后,按照风俗,在家里举办葬事,一放就是三天,接待亲朋悼念,寿纸寿香烟雾缭绕,鞭炮齐鸣,哀乐沉重,一堆一堆花圈摆满庭院,在社区密集空间里,四邻居民昼夜不得安宁。临终前,在医院抢救,家属子女轮流照护,死后墓地,墓碑的筹建,少则万元计,多则十余万元为老人送终,各种费用加起来,一个家庭经济开支就几近破产。这种丧葬陋俗害已扰民,必须改变,移风易俗,迫在眉睫。

社区领导大刀阔斧,带领居民以科学发展观的观点,使丧葬陋俗得以改变。首先,是对社区中丧葬风俗改革中的先进典型,予以大力鼓励,宣传表彰。邓涛同志临终遗言的“六不”,以及孙翠云同志捐献眼角膜的崇高品德,不光得到红十字会的表彰,在他们患病期间,社区领导亲自看望,并参加追悼会予以高度赞扬。

 

                          五、厚养薄葬  关注夕阳

 

   “薄养厚葬”、“厚养薄葬”这两种理念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子女以及各级负责老人利益的管理者。“老有所养”这是中国普世观念对于老年人生活幸福的一个简单的写照。但是,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已经被现实生活所抛弃。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我国所面临养老形势,这是任何人想绕都绕不过去的课题。

据统计,中国现有老年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人口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达到三分之一。随着老龄化日益加深,如何养老,何处养老,不但困扰着老人及其家人,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连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表彰大会上讲:“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和个人负担并重,政府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区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

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一张全国著名的报纸《华商报》,从20128月启用一个多月时间,连续报道:直击中国式的养老,多篇深度报道让人为之震撼:《养老院里的黄昏》《在王府井拾荒:一群老人这样活着》《尝试结伴养老,让老年人生活更有质量》《安魂:一个父亲与早逝孩子的“对话”》《失独者自我寻觅的养老路》《传统养老格局逐渐瓦解谁为老人养老》近些年来多个地区开展了新养老模式的尝试,终究收效甚微。像《华商报》这样主动出击,专题连续报道,全国还少见,然而却给我们在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中,敲响了警钟。

 要实现“老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必须面对以下几个突出关系老人生存的重大问题。

首先,如何认识老年问题,什么是老年?可能是很多人(特别是子女和主管老年问题的管理者)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风烛残年,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当你丧失劳动力的时候,不仅意味着收入下降,被排除社会主流之外,还意味着空巢、疾病、丧偶等种种人生悲剧,死亡的阴影,几乎每时每刻都悬挂在老人的心头。《退休生活》杂志载一段让老人惊醒的故事:

一位长者问一位90后女青年:“你找对象都有什么要求呀?”

“有车有房,没爹没娘。”女青年脱口而出。

“啊!”长者不由得倒吸一口气,忍不住地问道:“有爹有娘不好吗?将来还可以帮你带孩子呀?”

“我有了孩子可以不让老人照看,她们已经耽误了我们这一代,可别耽误我们下一代了。她们要喜欢孩子,就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但平时一定要远离我们的视线,不要打扰我们了。”女青年的态度很坚决。很显然“伤老、烦老、啃老”是这位女青年给出的全部信息。

烦老或明或暗的年龄歧视:“老不死的”“老没有用”。啃老愿打愿挨都是无奈。当前媒体流行的话题“你幸福吗?”“老人幸福吗?”实际上老人的幸福包括三个因素:经济相对富裕,个人社会化程度,第三是健康。而不是停留在“不愁吃、穿、住上;子女们是否孝顺上。老人对子女的孝顺也有着新的内涵。孝顺,是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整个社会氛围被传统道德观念所左右,而今天恰恰是一个宽松且不断变化的年代,包括道德观念都不断变化,这一代独生子女怎么会成为孝顺的一代人呢?这使我们又想起那个聪明曹雪芹,他在那个时代就看清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曹公睿智啊!

所以民谣里流传:“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儿孙不可靠,老伴儿是个宝,财权不能丢,友情很重要。”“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让人深思哦。近日,由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在老人中热议。新标准为:

1. 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 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 亲自给父母做饭;

5. 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 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 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 仔细聆听父母的故事;

9. 教父母学会上网;

10. 经常为父母拍照;

11. 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 打开父母的心结;

13. 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 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 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 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 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 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 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 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 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 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 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老朋友在一起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孝敬父母不拘一格。孝敬的目的就是让父母高兴,“孝文化”回归到“私德”范畴,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立的有力体现。

其次,我国社会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这老龄化现象有一个学术名词叫“少子老龄化”。即父辈多,子辈少。这是我国社会独特的社会现象:社会的老龄化与家庭结构的演变结合起来,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是中国“空巢”家庭的大量增加。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迅速失去人口红利的关键,同时老年人寿命,缺少消费能力,却又必须赡养老人,让中国迅速进入养老困境。加之,中国刚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红利三年内即将消失,但老龄化问题凸现。日本失去人口红利已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则典型的“未富先老”。所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时代,老人们最关心的是养老“保命钱”。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亿,这不是危言耸听。随着“未富先老”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都为自己退休后究竟能领到多少退休金而忧心忡忡。

问题之三,全国3300万失能老人该如何养老?据统计,2010年全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预计2015年将达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将超过1200万人。

问题之四,失独老人的困境已摆在我们的面前。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莫过于此,而黑发人若是独生子女,白发人的惨痛就更是无以复加了。失独者的养老之路更为艰涩难行。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百万个失独家庭。步入老年人失独家庭者无处可去,有的躲进清净的寺庙,像隐士一样终日吃斋念佛,还有的在网络论坛QQ群中,相互倾诉,抱团取暖,取得暂时的慰籍。老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在现有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不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时,数量庞大人群,急迫而茫然地苦苦寻找着养老之路。

    问题之五,“老人空巢”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这就意味着四分之一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顾。人毕竟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也都是变不了与世隔绝的痛苦。老年人丧偶悲剧最多,也是最善变的,往往发生在人生脆弱的老年期。这些年笔者曾采访过许多空巢家庭的老人,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里,让人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这批老人出路在哪里?我们的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保障?能不能让这批老人们在享受尊严和爱的慰籍中走向死亡。而不是经历漫长冷漠,孤独和歧视?结束生命。丧偶的悲剧最多,也是最普遍的,总是发生在人生最催弱的老年期。连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到朱先生离开人世之前,对妻子喊了一声“妈”!实在是深刻绝妙的一笔。

  这些年由于居住条件改善,城市老年人多与子女分居,住进单元房。生活中相依为命的只有老伴儿。所以丧偶给老年人带来的打击常常是致命的,而一生老年人不能从丧偶的悲剧中走出来,时常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悲剧。医学家对老年丧偶者的研究发现半年内是他们的高死亡期。于是老人们发出,“日子越过越好,心情越来越糟。”有老人甚至说“我经常想抱头大哭一场。”

    问题之六,据调查我国老年人患有痴呆症的患者,已经超过500万人,约占世界总病例四分之一。如何面对,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问题之七,在我们周围生活的老年人,我发现他们最恐惧的就是疾病,议论最多的是各自在吃什么灵丹妙药,特别是疾病导致的意外死亡,很多老人明显缺乏安全感。百步亭社区有位居委会主任告诉我,她的辖区有一对年龄均超九十岁老人,对她叮嘱:X主任,你平时经常来我家看看,敲门时5分钟开门就没事,如果没开门,你就得想办法救我。X主任笑着点头。此事引起居委会警觉,还专门开了一次会,并决定对全苑区80岁的老人,特别是有疾疾困扰老人,除大家分工定期上门拜访外,还在办公室设一专门工作人员,每天定时打电话,定时询问老人。这件小事却在上述老人和子女中产生强烈反响。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现在老人们常说,“没病就是发财!你就是天大的本事,也搁不住病啊.”疾病给老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精神,肉体痛苦,更是亲人的痛苦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一个老人生病,就可能毁掉一个家庭。

    当前老人看病难题很多:医院太远,看病过程复杂,使体弱多病老人无法适应;老人医药费用负担沉重,加之进入体弱多病阶段,如果得了大病更是不甚负重,就是公费医疗的老人费用报销手续也很麻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老人对社会保障问题十分关心。进入老年之后,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钱越来越少,病越来越多,让广大老人心里格外地不踏实。这是一件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的问题。

    问题之八,退休金的“双轨制”,一直是笼罩在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企业职工脑海中的一块阴云而挥之不去。“双轨制”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怪胎”。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退下来的养老金走的不是一条道。两者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交纳,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2~3倍。

近些年来,退休金“双规制”在全国数以千万计企业职工中,所造成的祸患,对建立和谐社会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胡锦涛同志讲:“退休人员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温家宝同志讲:“退休待遇双规制‘不合理’,将试点改革。”退休金的“双规制”,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障碍,我们必须认真面对。

问题之九,关于遗体和器官捐赠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推进得十分艰难,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需要紧急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数量与所捐献器官的数量比为201,而我国的数比更大,以武汉市统计:20121126日《长江日报》社会新闻专程载:“武汉每年平均有4000人因角膜病等待角膜源,而近8年来实现角膜捐献的仅几十人,捐需数量悬殊。”而医疗和医学科研所需遗体、器官的数量更为急缺。究其原因,牵扯到捐献遗体器官的有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主管单位提倡免费捐献,建立在捐献志愿者高尚品德的基础上,因此推举此项工作困难重重;捐献者群体自身素质比较复杂,积极性不高,主动捐献者稀少;捐献遗体执行移植的主体是医疗和医学科研单位,向受体收取费用昂贵,动辄数以万计,几十万计;接受捐献的受体者更是困境重重。

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认识不到位,我们对于捐赠本是一种高尚行为,是对冲破千百年来的陋俗有着重大意义还认识不足。我们和给奥运冠军的重奖对比,就十分悬殊。对于捐赠者合理的,一定形式的补偿奖励,也是对这种高尚情操的勉励。关键是对我国捐赠遗体器官的专项立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问题之十,关于老人自身素质问题。这是许多老人必须面对,却又对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性,极易忽视的问题。每个人必然要经历最后一段衰老期,难以自理,危机重重,进入衰老期,不光会失掉金钱,丧失配偶,更重要的会丧失健康,更会丧失生存的意义,所以,在高龄老人中,心理疾患常常比生理上的病痛更多地困扰着他们,每一位老人都应认识到自身素质重要,这是保证我们生命质量的重要知识,我们可以死于疾病,但不能死于无知。老人最好的心境,不是大喜,而是安祥和从容,是乐观豁达的心态。

    一位哲人说: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职位,业绩,财富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两场都赢的法则,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再郁闷也要寻开心,再痛苦也要找乐子,再有理也要让人,再忙也要锻炼。

步入高龄老人后,老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如何长寿,长寿是重要的,但又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人的悲剧在于生活得太短,但有人的悲剧恰恰在于活得太长。我们不仅要“给生命的岁月”指寿命的延长,而且还要给岁月以生命。即长寿仍然具有质量和意义。要想活得健康又有质量,得有三个原则:第一、学习;第二、把好的生活方式变成习惯;第三、豁达的心态,或者叫做“彻底看破红尘”。始终保持隽永。平淡悠长的境界。长寿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生命质量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老人们最好的心态是:安祥和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笔者在一所学校就退休老教师自身素质采访时,该校退休教师告诉笔者有一位老教师因病去世,可是一月后她的丈夫却自杀身亡,究其原因孩子们也很孝顺,最后从遗言得知:孤独和老人自养能力太差,过去吃喝拉撒都由妻子处处照料,妻子去世后,自己完全成为一个“废人”,只好向妻子那里奔去。听了这则故事让人震惊。

老人们经过一生风风雨雨,“惯看秋月春风”之后,最后进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的超脱思维之中。当你六十岁退休你就清醒明白了,七十岁时你更清醒了,八十岁时彻底清醒,你就进入至善至美的OK境界了。

上面,我们谈了“厚今”,提出了十个问题,引起人们关注。现在还要谈一个“薄葬”。其实“薄葬”这个概念不科学,应该是“科学葬”、“环卫葬”。实际上我们面前摆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人生进入最终一站,决定给后人留下什么,是在社区密切空间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哀乐震响、香烟袅绕,一搞好多天,整得四邻不安,还称为的是“轰轰烈烈”地走?!还是坟地庞大、陵墓豪华,将一生荣华富贵想终生留在人间呢?这一切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科学葬”、“环卫葬”已迫在眉睫。

最为时尚的是将遗体及其器官捐赠给红十字会,再转给需要器官的人和急需遗体的医疗院校,然后举行仪式将骨灰撒在江河湖海。其次,全国居住在社区老人数量颇多,现在家家社区都有各种类型大小花园,绿树葱葱、鸟语花香。“树葬”、“花葬”开始兴起:逝去老人认领一棵大树或一盆花木。将骨灰撒在其中,制作一个精致的牌子,标明逝者简介,亲朋们开一个悼念会。

还有亲人们在老人在世时,拍摄录像、照片,编一本老人专辑、专题片,亲人们有写作能力,写些纪念文章,乃至编写传记一类,留给后人。总之,以不扰民为基本原则,尊重老人喜欢宁静、安详的气氛的心情。然后,亲朋们一起开个追悼会,本着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中说的:“今后我们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战士,只要他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在这篇报告文学结束的时候,笔者和全国老年朋友讨教一个老人们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丈夫是什么?妻子是什么?作为丈夫先得是一个精致的“受气筒”,海纳百川。还要防止得“审美疲劳症”。妻子是什么?母亲是伟大的,世上倘若没有了她们,便没有了清洁,美好的秩序、生活便颠倒了。因为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妻子的乳汁和双手培育创造的。她们用温存的肩膀扛起不止半边天。妻子宽容的性格发扬光大,将会使大至世界,小至家庭都变得十分美好。

生命是脆弱的,老夫老妻相互搀扶最重要。一位哲人说“好穿的不要去火葬场穿,好吃的不要医院吃。”;“本事不在家里使,生气不在家里发。”;“怕老婆是一件光荣的事”,隔三差五的和老伴儿拥抱一下,挨挨脸你就会健康长寿。

一位诗人为老夫妻们写了一首诗,转送给老年朋友们: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一路上收藏着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轮椅慢慢地聊。

我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 ...

上一条  下一条

陕西省红十字会

                主办

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23号
邮编:710018 电话:(029)-86527782 传真:(029)-86515664
Copyright ? 2011-2012 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26255号